12月20日,我去相亲了。
开车两小时,说话20分钟。
这个相亲局,我姐是中间人介绍的,这阿姨是她公司的一个下属,然后有一个比我大5岁的儿子。了解了我基本信息和看了我照片后,特别热情,一定要来见一面。于是有了今天这个局。
我从如皋去苏州,他们从上海来苏州,我找了个特别古色古香的小茶馆。
这相亲,我预感成的概率不大。
我先到的,然后我姐第二个到的。她来了之后,说点单;我问,谁请客,她说她请吧,我本着死道友不死贫僧的想法,乐见其成。
说一说全程尬聊的经历。我还好,主力输出是我姐,尤其是她在介绍我爸妈的时候,我发现她比我还要了解我爸妈……我一边吃着茶果,一边听,啧啧称奇,甚有道理,原来相亲介绍家里情况是要这么介绍的。
父母健康,均有工作,社保都有,家底虽薄但有,吃穿不愁。
我一边倒腾这些茶具,茶叶,乖乖巧巧的坐在那。我点了陈皮普洱和云南滇红。我凭着记忆,先茶叶放壶里,第一泡茶倒进杯里,倒掉;然后第二壶茶,先给客人,再给自己。
啊, 终于喝到了,陈皮的味道好香,一点都不喧宾夺主,普洱味道没有很重,搭配在一起很适合我这种喝不懂茶的人。
我一边听他们唠嗑,有时候喝口茶,有时候嗑几个瓜子,葡萄干也好吃,平时不怎么喜欢西瓜子,现在竟然觉得也不错,要是有梅子干果就更好了。
后来又和相亲对象聊了聊工作。
送走了他们之后,我和我姐勾兑了一番,假如这些可以量化:
(1)虽高,然长相一般,穿着太程序员,-1;
(2)相亲对象本身人没问题,虽然不爱说话,但是一看就是很正直的人,如果接受长相,可以相处,+1;
(3)一家三口老妈说了算,全程阿姨在聊天,两位男士沉默是金,可怕,达咩,-1;
(4)阿姨还给儿子剥桔子,以儿为荣,全心全意为孩子的着想,可怕,我还是想要放养式的爸妈,像我老爸一样的那种,达咩,-1;
(5)比我大5岁,全家都催婚、催娃,可怕,-1;
(6)爱运动,+1;
(6)学历问题,这个我自己没想明白,要不要介意,±0。
综上,还是算了。
我姐幽幽来了句,要想找一个有趣的人太难了。
我说这可不就是天时地利人和,只要不是啥大奸大恶之人,天时地利了,不就结婚了么。难道相亲的尽头是结婚?结婚了就跟童话一样,故事完结了,从此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。
我姐给了我一个白眼,说晚上请她吃饭。好的,不催婚比什么都强,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是我爸妈的眼线。
晚上我回家想了想,为了保证相亲的效率,我应该提前准备几个问题,每次相亲抛出去,以此判断大方向的价值观是否匹配,比如:
(1)生活习惯:很爱干净VS一般打扫;
(2)如何评价婚前协议?
(3)夫妻之间该不该有隐私?可以看彼此的手机吗?
(4)对处女(男)情结和贞操观念的看法
(5)生育观念以及孩子跟谁姓的看法
(6)性格、性情和脾气,对婚礼的看法
(7)金钱观念和消费观念:比如对于买房买车的态度,日常生活开销是怎样的,以及是怎样理财的
(8)教子观念
(9)父母对小家庭的想法,参与度、干涉度
以上9个,如果真的大部分都能匹配,整体来说,可能三观算得上一致。下次我践行看看。
在公众号查看更多内容吧!
请先
!